吉他谱介绍: “一棵呀小白杨,长在哨所旁……”提到这首《小白杨》,大家都会想到著名歌唱家郁钧剑,这首歌赞誉了中国边防军人,在郁钧剑的深情演唱下走进了千家万户。歌唱家郁钧剑同时也是一位诗人、作家。2021年底,66岁的郁钧剑5本新作相继出版,1月23日上架与读者见面。 郁钧剑从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,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,著有诗集《我为什么要歌唱》《骏马背上不是我》《哪里飞来一粒籽》《羊咩》《芦花集》
“一棵呀小白杨,长在哨所旁……”提到这首《小白杨》,大家都会想到著名歌唱家郁钧剑,这首歌赞誉了中国边防军人,在郁钧剑的深情演唱下走进了千家万户。歌唱家郁钧剑同时也是一位诗人、作家。2021年底,66岁的郁钧剑5本新作相继出版,1月23日上架与读者见面。
郁钧剑从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,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,著有诗集《我为什么要歌唱》《骏马背上不是我》《哪里飞来一粒籽》《羊咩》《芦花集》,散文集《明星会客厅》《不如不见》等。多年来他笔耕不辍,近两年内完又成五本书(六册)共150万字的撰写,包括《郁钧剑·民族唱法问答131例》《置剑梅隅·郁钧剑格律诗词选》《花乡日记》北京出版集团出版《郁钧剑声乐笔记》(上下册)和《桂林拾遗》。
本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,共分八个篇章,近三百页。详细介绍了中国民族唱法的起源发展及现状、未来;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等,被誉为“对民族唱法的守护与追求”。
本书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,收集了郁钧剑从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所填写的绝大部分古典格律诗词,共计124首,收集其书画作品数十件,书名题签“置剑梅隅”为郁钧剑手书。
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宅家时间居多,郁钧剑考虑集中精力写作出书。自2020年1月开始撰写文章,内容涉及诗词、散文和歌唱等领域。两年间,成果颇丰,他将自己对艺术的思考、展望通过笔下的文字流淌传递至读者心间。
在新书《郁钧剑·民族唱法问答131》中,他不但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民族唱法的起源与发展,现状与未来,更为当下正在学习民乐的年轻人和广大的乐迷朋友进行详细的“民族唱法问答”。书中既有郁钧剑对民族唱法“变味”现状的思考,也有对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区别探讨,更有对中国民族唱法的未来发展的展望,字里行间是对中国传统民族唱法的传承,被誉为是对“民族唱法的守护与追求”。
作为一名歌唱家,郁钧剑还有另一个身份——中国·东盟艺术学院院长。在舞台上,他是走进大家心中的歌唱家,用音乐和真情带给大家温暖、力量与美的享受。在舞台外,他是老师,也是无数乐迷的“音乐挚友”。他在各种场合讲课,与歌友们切磋歌唱技艺,分享美妙的音乐,于是有了《郁钧剑声乐笔记》(上下册)。
郁钧剑还有自己的“音乐小天地”——“郁钧剑公益教室”。这个“公益教室”成立于2016年底,短短五年间,培养出八位中国音乐最高奖“金钟奖”民族唱法的金奖得主,他们分别是于海洋、曾勇、孔庆学、毛一涵、张明旭、李佳蔚、张宇、冯金伟。
疫情期间,提倡不聚集,没法线下上课。同学们想到了一个办法,米乐官方网站组建了一个“歌友群”,每天大家在群里继续交流。郁钧剑从2020年1月起,每天都会在群里发表一篇短文,与群友相互问候、交流,因而有了这本收录整理他四百余篇“群文”的《花乡日记》。
郁钧剑出生于广西桂林的一个书香世家,受到浓厚的艺术熏陶。虽然他从小就爱唱歌,但根本没想过,这将成为他一生的事业。1971年,郁钧剑在广西师范大学附中读书时进入桂林歌舞团,后来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、北京大学艺术学系研究生班、中国画研究院首届花鸟研究生班。
2017年春,郁钧剑出版了一本在桂林度过的青少年时光的回忆录《家在桂林》。针对书中的历史记忆, 桂林市有关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回复。此书为郁钧剑对回复的回复米乐m6官方网站。 书中还收集郁钧剑对桂林其他“文化拾遗”近四十篇。书名题签郁钧剑手书。漓江出版社出版
从歌唱舞台到“公益教室”,从用话筒演唱到用文字传递,郁钧剑始终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,通过更多不同形式带给更多热爱艺术的人。在他此次出版的新书中,读者将会看到更多他的艺术感悟和人生心得。
与此同时,2021年5月,郁钧剑还在桂林老家举办了“回乡演唱会”,阵容达近百人。参加演唱会的都是郁钧剑圈内好朋友以及他的学生辈们,有主持人杨澜,指挥家夏小汤,歌唱家张也、吕继宏、佟铁鑫、李丹阳、吕薇、刘和刚、王丽达、王庆爽、姜丽娜、陈永峰、吕宏伟、降央卓玛、谭学胜、穆维平、吴扎拉涛、王志昕、孙维良、贾双辉、米乐官方网站毋攀、于海洋、曾勇、孔庆学、毛一涵等。郁钧剑以这样的方式纪念自己从艺五十周年,别具意义,如此形式和规模在歌唱界亦不多见。(郭影)
米乐|米乐·M6(China)官方网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dfnkj.com/jitarumenpu/1098.html